您的位置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受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降低,经济前景难以预测。就塑料行业而言,整体局势是:危机与发展并存。以德国市场为首,凭借数年前面对金融海啸的经验乘风破浪;美国依靠汽车及环保业稳中求升;日本谋求以多元化合作方式稳固塑料市场地位;而印度则借助其自给自足的特点成为了塑料市场不折不扣的“黑马”,吸引全球塑业人士的投资目光。
在2012年经济形势发展并不明朗的形势下,塑料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方向都是业内人士所关注的。本文通过区域划分对2012塑料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总结。
全球塑料工业领先地区——德国
经历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塑料工业最不景气的两年之后,2010年大多数热塑性塑料的需求复苏。经济衰退期间需求量下降15%之后,在2010年需求量适度恢复了4%,总需求量略超3700万吨。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塑料加工厂商协会的一名代表解释说:“欧洲德语国家的强劲复苏,以及经济衰退期间受重创的行业之一汽车工业形势的逆转推动了市场的复苏。”
德国塑料工业以品质卓越享誉全球
经济危机期间,工程聚合物需求量的下降幅度最大,其需求量激增反映了经济形势的好转。尽管据报道,在2011年上半年大多数行业都持续增长,但在年中已出现放缓的迹象。德国塑料加工厂商协会预计,全年的增长速度将为2010年的一半,仅略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虽然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身陷金融危机波及之中,而欧元命运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这不影响德国塑料行业的增长趋势。可以确定的是,在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德国都
将是欧洲最大的塑料制造第一大国,包括其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如塑料制造和加工、机械制造、应用工业,以及塑料回收业等在内。
调查显示,鉴于德国在欧洲市场的优势,以及其产业链的现有结构都立于创新开发和高质量产品的研究,很多塑料公司都希望入驻德国市场。德国塑料工业经过2009年的严重衰退后,一直在稳步增长。德国塑料橡胶机械行业在2011年的销售额达到60亿欧元,刷新了2008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对德国本国市场的销售额攀升了18%,对外出口额攀升了25%。虽然对欧元区国家的销售额相对较少,但仍增长了15%。
德国塑料工业是创新的源泉,具有长期的全球增长机遇。拥有约7200家公司,从业人员42.5万名的德国塑料工业将德国视为现代技术的基石。工业基础设施和总体经营条件使当地工业成为欧洲工业的发动机,并享有显著的全球竞争优势。
增长最迅速的地区——美国
2010年美国塑料工业的总销售额为3410亿美元,1.6万家公司构成塑料工业的骨干,全国雇用有约87.6万名员工。塑料工业是位居化工行业前列的第二大工业部门。2011年也清楚地显露出这种积极趋势。2011年1-8月份,美国生产了约870万辆轿车,同前一年相比增加了8.9%,产能利用率已从2009年的47.5%上升到2011年的69.1%。塑料工业正积极发展,尤其是受美国汽车工业复苏的推动。汽车工业经过几年的衰退后,最终在2011获得佳绩。
各种数据显示,美国塑料工业已开始复苏,并正在向前发展。
美国塑料工业发展速度飞速
美国塑料工业还有一个关键发展就是回收,尤其是塑料瓶回收。根据美国化学委员会和用后塑料回收商协会(APR)的数据,2010年由消费者回收的塑料瓶增加了1.23亿磅,增幅达5%,接近26亿磅的最高历史。自1990年开始行业调查以来,过去21年里,每年回收的塑料瓶的重量都在增加。塑料瓶的回收率提高了1%,2010年达到约29%。
据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塑料工业协会(SPI)数据显示,在经历了2009的低潮后,2011的市场反弹从年初延续到年末,塑机市场水平较2010年增长了15%。许多企业的高管表示,汽车行业的复苏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塑机的发展。受需求影响,汽车业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模塑也由此销量大增。
2011年美国的汽车和轻型卡车销售额回升到1300万美元,专家预计这个数值在2012年有小幅攀升。事实证明,美国的汽车工业正在复苏,它将带动其他市场包括塑料市场等快速的发展。
市场最稳定的地区——日本
尽管2011年初的海啸和地震灾难,以及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的核污染担忧,日本塑料工业仍着眼于未来,力保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尽管如此,日本塑料加工商和模具制造商仍面临一些所谓的“无形障碍”,如日元对美元不断升值,以及来自低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供应商的激烈竞争。这些因素致使日本产品的价格远高于竞争供应商的产品。但是,日本公司依靠创新以及技术支撑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来确保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同时,日本供应商也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较大型的日本公司能够将生产厂部分或全部搬迁到低成本的生产地,但中小型企业的资源有限,没有操作的空间,所以,日本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简言之,在日本生存的法宝是开发新技术。日本塑料行业较大的公司正在国外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尤其是低成本的亚洲国家,首选是中国,尽管有一些公司努力保持独立性,避免过度依赖于中国。已经在中国开始生产经营的注塑公司正在向其他东南亚国家扩张。
日本塑料机械制造公司的许多高级管理人员私下里表达了对中国政府政策不透明,以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不景气的“担忧”。中国政府最近提高了利率,来控制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这一做法限制了一些从日本购买塑料机械的小公司的信贷额度。一些日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认为,加息还驱使许多日本人到东南亚投资。
总体来说,以日本雄厚的技术优势,在全球塑料工业维持稳定的地位显然是轻而易举的。
新崛起的地区——印度
2010年中国塑料工业总产值接近50亿欧元,而印度的总产值不到5亿欧元。尽管市场大小差异悬殊,印度的塑料工业依然受到外国投资的追捧。印度在过去三年已经成为真正重要的出口市场。目前它在德国出口市场中名列第四。中国排第一,美国第二,俄罗斯第三。
为什么印度塑料工业对外国投资有如此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小的规模反而成为优势。在印度,你找不到太多大的竞争对手。例如圆织机市场,在中国你可能会找到20个竞争对手,他们定价低而且质量好,而在印度只有一到两个真正的对手。在一定程度上,在印度经营比在中国要容易。
生活水平提升的另一大影响,是印度涌现大量中产人士可以负担购买汽车,成为汽车业蓬勃发展的动力。现时,汽车业占印度GDP的5%,并且不断高速增长。统计显示,印度去年生产超370万辆汽车,是世界第七大生产国,如按照16-18%升幅的巿场预期发展,在今年便会取代巴西晋身世界第六大。预计到2016年,印度汽车业GDP会翻上一翻,总额约为1,220亿美元。为达到轻量化目标,越来越多塑料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两者息息相关。故印度汽车业如火箭般的增长速度,必会带动塑料行业的发展。
预计到2015年印度塑料产业将是从现时250亿美元(190亿欧元)的价值,增长至300亿美元(228亿欧元)。目前印度每年要消耗1250万吨塑料材料,到今年底预计其将成为世界第三大聚合物消费国,仅次于美国(3900万吨)和中国(3750万吨)。
印度凭借14%左右的增长率已成为塑料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相比人均26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人均仅5公斤的消费水平相当低,这就意味着其增长潜力非常之巨大。
结语:尽管全球经济危机来势汹汹,自然灾难有时也接踵而来,但塑料工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是稳中有升。传统优质的塑料工业地区,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完美的产品奠定了行业霸主地位,而新兴市场则是通过成本、规模、前景等一系列创新优势获得业界青睐。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中国市场。中国塑料行业曾一度是全球塑料巨头眼中的“肥肉”,而印度的崛起却为中国塑市带来了危机。
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首先从劳动力成本方面就明显优越于中国;其次,印度市场对于塑料产业的需求以14%的飞速增长,这就催生了塑料工业的发展。而中国市场还面临着缺乏创新,技术水平较差,竞争力明显不足。所以,在全球塑料一片欣欣向荣之时,如何使中国塑料工业更具国际竞争力尤为重要